这篇文章,讲个心理学现象,希望对经商的你有启发。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,叫做“孕妇效应”,也叫观察者偏差。大概意思就是, 当你怀孕的时候,你会发现身边都是怀孕的人。
【资料图】
同样的道理,当你开的是宝马汽车时,你会发现马路上开宝马的特别多,开保时捷,你会觉得别人都是保时捷。
当你喜欢吃辣时,你会觉得所有人都能吃辣,不管是北方的朋友,还是南方的朋友。
当你走在北京的马路上时,你会觉得在北京奋斗的这些人,都是本科、硕士、博士。我朋友圈有好多哈佛、牛津、剑桥、北大、清华毕业的,我也觉得其他人也是高学历。
实际上,以上这些都不是“真实的”。
你知道全国本科生学历有多少吗?只占全国的5%,也就是说全国随机的100人中,95个是没有本科学历的。
即便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,假设本科生占比是全国的5倍(实际上,并没有这么高),也才只有25%。也就是说,在北京,100人中有75人没有本科学历。
换句话说, 你只要是本科毕业,不管是几本,你都能打败75%的北京人。
说到孕妇也是,怀孕的人,总觉得大家都在备孕要孩子。事实上,过去很多年,中国的孩子出生率一直负增长。2021年是-11.7%,所以你肯定幻觉了,生娃的速度还赶不上死亡的速度。
我身边的人,都觉得我很能吃辣椒,因为我是贵州人。实际上,我吃辣真不行,每次回家和父母,就没法吃到一起,我在北方生活十一年,辣椒太多我就拉肚子。你是不是觉得四川、重庆、湖南、贵州这些地方的人,都特别能吃辣,这是一种偏见。
吃辣椒这件事,就像我们南方人,会认为东北人特别能喝酒一样。事实上,我在东北待了四年,也不觉得他们有多能喝。
有一年,我去内蒙旅游,到了当地,又是敬酒、又是献哈达…确实酒文化很浓。后来我才知道, 内蒙人的热情好客,是因为他们地广人稀,缺少朋友,所以一见面就很珍惜,拿出好吃的好喝的敬对方。
不可否认的是,东北人确实有能喝酒的,但是只是个别。 全国白酒销量最大的不是偌大的东北,而是我们小小的贵州贵阳。
都说山东人能喝酒,其实这些印象,都不能代表事实。 之所以大家觉得内蒙人、东北人、山东人能喝酒,其实是因为他们“劝酒文化”太重,所以看起来都能比平时能喝,造成了一种假象。 放在今天来说,这是一种陋习(南方人劝饭也是)。
讲到喝酒这件事,我问你一个问题:你觉得什么酒最好喝?我相信答案,是五花八门的。
但是,在我身边,他们都说酱酒好,茅台镇的酒好。为啥呢?因为我身边90%的白酒老板,都是做的茅台镇酱酒的。他们会认为,中国人都喜欢喝酱酒,然后巴拉巴拉说出一堆理由,比如:酱酒是纯粮食酒、有养生功能…。
喝茅台酱酒的人,永远不理解别人喝剑南春。喝红星二锅头的人,永远理解不了喝五粮液的。因为,喝什么样酒的人,就会认为身边的人,就都在喝什么酒,他们也会认为这个酒才是最好的。
讲了上面这些现象,其实我想要告诉你的是,我们要客观去认识这个世界,要不然你怎么搞企业经营。
1、做大众生意,就要做大众口味。 重庆火锅,就没有大的连锁品牌,就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辣、都喜欢吃辣,你不要因为自己喜欢吃辣,身边的人就都可以吃辣。其次,口味偏好,对餐饮影响特别大,你要想做全国人的生意,你就不能按照“正宗”的路线去走,而是要符合全国人的口味。正宗重庆火锅,都是多辣、多香油,一般人吃不惯。西贝莜面村的大棒骨、西贝莜面…要是按照西北人的做法,我相信也没几个人能吃的惯的。我们都觉得山东杂粮煎饼很好吃,但是正宗的杂粮煎饼,是非常难以下咽的,山东人也不喜欢吃。
2、这个世界的真相,只有少数人掌握。 上面,我讲了很多现象,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想象,去判断这个世界的情况。如果你喜欢喝咖啡,你会觉得身边的人,都爱喝咖啡,要不然也不会有瑞幸的崛起。事实上,喜欢喝咖啡的中国人,特别少,应该和中国本科生的人数差不多。
3、不要掉进认知陷阱。 就像我刚才说的,做酱酒的人,总觉得中国人都喜欢喝酱酒,不要因为茅台的知名度很高,就判断酱酒未来会怎样。酱酒≠茅台,你做的酱酒更不是茅台,茅台是一个品牌、是一种社交文化、是一种身份象征,你做的酱酒,仅仅是酱酒。
4、做生意的前提,是洞察客户的需求。 讲到经济型酒店,很多人都认为,如果要获得新的增长,方法是提升各种服务,而汉庭却盯准了“干净”。因为他们发现,大多数的经济型酒店,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干净,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他们需要的是,干净舒适的环境,而不是豪华的配套。如果你是经常住五星级酒店的,你肯定不知道经济型酒店客人的真实需求。
5、不是每一门生意,都是好生意的。 当年,摩拜单车、ofo单车大战三百回合,我也很羡慕它们,但是今天回去看,成王败寇,一地鸡毛。你还会说,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?这可是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美团这些巨头的“杰作”,这些聪明的巨头,面对新事物,也会判断错误,损失百亿。类似这样的情况,实在太多了,我们都觉得是一门好生意,但是可能并不是。
结束。如果对你有启发,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: 一定要客观认识世界,另外就是以消费者视角去看世界。
作者:西方红营销咨询创始人李显红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